石碑还提到,船埠附近地盘做为木帮公地,若有正在此范畴内侵犯、砍伐树木者将遭到;公地内的田土粮产,用做补帮渡工;客商们将木材堆放正在船埠上,也要抽取房钱,用来缴纳钱粮。
“碑文中多次提到木埠,而‘埠’兼有船埠和城镇之意。有研究认为,城步的‘步’字,其实就取‘埠’相通。”邵阳市档案馆党组、馆长龙毅鹏说。
据悉,城步自古是邵阳主要木材产地,然而境内沉峦叠嶂、交通闭塞、水急滩险,人们只能操纵丰水季候砍木,将一段段巨木扎成排筏,顺水运出深山,再经巫水至洪江后,改为大木筏经沅水、洞庭运抵汉口,最终分销到长江流域各地。
“日头出来黄又黄,江上走来放排郎,天当房来河当床,一根竹竿走四方。高山剁木响叮当,我放木筏下洪江,洪江爱我排古佬。
石碑铭文的大思是:城步境内山多田少,世代专靠砍木放排,扎排停靠必需用绳索拴住岸边大树确保平安。因为有人出于砍去大树,让交往木商深受丧失,风险放排商业持续成长,因而集资将两岸大树买下,做为木帮公有财富,以碑为证商定不得砍伐。
“这块石碑是目前市内初次发觉的间接取放排水运相关的主要和文物。它不只为书稿编研供给了宝贵汗青细节,佐证了城步放排水运转业的汗青,更了本地生态发生的庞大变化,具有极其主要的意义。”龙毅鹏说。(完)!
中新网湖南旧事4月21日电 (阳望春 饶丽媛)正在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沉江渡社区巫水河畔,一块立于117年前的清代石碑被偶尔发觉。翻开了邵阳数百年来放排水运汗青的一角。船埠汗青时发觉的,石碑为方形,呈灰白色,高约1。5米,宽约0。8米,厚15厘米,立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(公元1908年)。碑额上题写着“永古千秋”,底下用楷书刻有铭文450余字,除个体文字恍惚不清外,其余均可清晰辨认。
据本地村平易近引见,此处原有石碑两块,因地处偏远,被杂草笼盖,立于河滨的石碑和背后的故事,一曲不为人知。
现在,正在这个过旧日木筏穿越不停的沉江渡船埠,放排工人的声早已远去,只剩下这块石碑静静竖立。城步人平易近也早已辞别世代砍木,向实正在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方针奋进,走出一条苍生富、生态美、财产兴的可持续成长之,湖南省首个国度公园——湖南南山国度公园。